甩掛運送迎來關鍵
在千呼萬盼中,甩掛運送資金撐持措施終于出臺了。由財政部、交通運送部聯合印發的《公路甩掛運送試點專項資金辦理暫行方法》(以下簡稱《方法》),近日正式對外公布,被歸入甩掛運送試點的運送公司和站場運營公司將取得專項資金的撐持。這對于甩掛運送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來說,猶如久旱逢甘霖般的及時,將進一步推進甩掛運送的覆蓋面。
車企被貼上品牌“標簽”
此次印發的《方法》中,清晰提出了專項資金撐持三類項目。一是投入到各試點;二是投入到交通運送部的大型課題和示范工程;三是甩掛運送車輛更新置辦,也就是被列入引薦車型范圍的牽引車和半掛車,在更新或置辦時將取得專項資金的撐持。
《方法》規則,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億元(含1億元)的,選用定額補助;其間牽引車和掛車分別依照4萬元/臺和1.5萬元/臺的規范進行補助。項目總投資額小于1億元的,選用比例補助;掛車置辦更新依照投資總額的20%給予補助。原則上,每個項目的補助總額都不得高于1000萬元。
從這一點來看,跟著補償獎勵方針的逐漸清晰,被歸入范圍內的出產甩掛運送車型的公司,將迎來一次提升的關鍵。因為《方法》中規則了想要取得資金撐持的物流場站和運送公司,有必要運用引薦車型。這無形中給中標的11家車企的16個車型貼上了“標簽”,即這些公司出產的甩掛車型在技能上、安全性等方面,契合國家擬定的甩掛運送的要求,是可以信賴的,相應地會提升公司品牌和市場份額。
別的,這也給正在徜徉的車企傳遞一個信號,以便他們盡快做出判別。若是選擇參加隊伍中來,勢必對甩掛運送的推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資金撐持技能更新
甩掛,望文生義就是“甩掉掛車”持續行駛。過去運貨,從甲地到乙地,都是一車到底。在甲地時,等候貨品裝車上路,到乙地后又把貨卸下才開拔,且裝卸貨時間和等候時間長,但也很無奈。有了甩掛運送,這種情況將得以改變,即用牽引車拖掛車至目的地,將掛車甩下后換上新的掛車,再運往另一個目的地。
毋庸置疑,這種新的運送模式,對進步運送效率、下降運送成本、推進節能減排含義重大。但是,甩掛運送要“甩起來”,需求牽引車與掛車頻頻摘掛組合,對車輛規范化的要求很高。
從目前我國牽引車、掛車的車型來看,牽引車與掛車之間的匹配缺少技能規范,經常出現“掛不上、拖不了”的情況。比方各種車輛的離地高度不一樣,掛車轉盤中間的合理方位也不一樣,需求調配與之相對應的掛車,否則不省油。若是牽引車的離地高度比較高,后邊的掛車也要高一些,兩者有必要構成適宜的角度。
還有像裝置ABS和緩速操控設備,前者需求牽引車和掛車都裝置才有用;后者一方面可能因牽引車的軸距短而無法裝置,另一方面有《甩掛運送引薦車型基本要求》未涉及半掛車裝置“緩速操控設備”的疑問。可是,若是牽引車裝配了緩速器,而半掛車沒有裝置,下坡時勢必會形成掛車對牽引車的沖頂。
這些技能層面上的疑問,客觀上制約著甩掛運送的大范圍推行。那么,如今有了資金的撐持,就可以進行技能上的研制和更新,這種狀況或許能得到解決,同時也能加速技能規范一致的進度。